首页 资讯 车型 商家 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2021年11月23日 11:51来源:侃侃车事分享:

2021年11月19日,第十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本届广州车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正式开幕。本届广州车展的展会规模达到了22万平方米,一共有1020台展车展出。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在这1020台展车当中,包含了241台新能源汽车,在本届车展中的展车占比达到了23.62%,相比起上一届车展展出的142辆新能源汽车多了近7成。其中中国品牌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多达153台,而外国品牌展出的新能源汽车也达到了88台。

尽管传统燃油车的展车占比高达76.38%,在数量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了车展发布会上最为闪耀的主角,几乎是每个汽车品牌都避不开的话题。

车展上的燃油车很多,但已尽显颓势

在小编看来,传统燃油车之所以能够有76.38%的大占比,主要是因为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售车型多。要知道,尽管各大传统车企纷纷转型电动化,并且相继发布了各自的纯电动汽车平台以及车型,但是它们在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事实上从目前汽车销量上来看,传统燃油车也依然还有着巨大的市场占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新能源与传统车走势对比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的传统燃油车销量高达161万辆,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有36.8万辆。

在小编看来,尽管传统燃油车还主导着市场,但是从车展上车企对传统燃油车推陈出新的力度来看,传统燃油车的发展势头已经是颓势尽显。它们发布的大多数传统燃油车都是新瓶装旧酒,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乏善可陈。

以日系双田为例,广汽丰田首发的全新紧凑级SUV就采用了与丰田C-HR、RAV4荣放、威兰达、凯美瑞以及亚洲龙等车型同款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而广汽本田带来的全新紧凑级轿车型格也采用了与雅阁、思域、皓影、缤智等车型同款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它们在使用相同的动力总成时往往都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那就是这些车型都采用了模块化平台开发。事实上所谓的“模块化”平台并不能为它们很久都没有推出新技术作辩证。

在小编看来,之所以会导致传统车企长期没有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技术,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已经看到了传统燃油车的发展尽头,以及新能源汽车这条新赛道的竞争压力。

在传统车企当中,转型新能源汽车最为干脆的就是大众集团。早在今年3月份,大众集团举办的首届大众动力日上,大众集团就对外宣布了未来电动化方向的战略布局,并称其不再研发燃油发动机。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就在大众宣布不再研发燃油发动机的不久之后,宝马、沃尔沃、MINI也先后跟上了大众的脚步,纷纷宣布将加速全面电动化的进程,并且设置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在小编看来,正是因为很多车企都已经停止了对传统燃油车技术的研发,所以才会出现即便是在传统燃油车扎堆的广州车展上,也鲜有传统燃油车发布的情况。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传统燃油车确实已经进入了濒临淘汰的“老年期”。

传统车企为何偏心新能源汽车?

传统车企在研发传统汽车新技术这件事情上“偷懒”其实很好理解,并且这样的情况对于汽车行业的变革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现象。

从传统车企的角度上来看,传统燃油车仍然是传统车企目前的销量支柱,因此传统车企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放弃传统燃油车。然而,随着各个国家、地区相继发布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各大车企都在积极备战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多少资金和精力在传统燃油车上面下功夫。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为了低成本地维持传统燃油车的生命周期,并且在这段时间内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传统车企就只能新瓶装旧酒,将几年前的老技术套用在新车型上,毕竟目前大多数车企的表现都是重视新能源发展,轻视燃油车发展,因此这样的策略并不会带来太大的竞争差异。

如果它们过于关注传统燃油车这条大局已定的赛道,而失去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那么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除了销量因素之外,传统燃油车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也需要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

要知道,尽管如今有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环保目标作为背景,但是此前专注于传统燃油车的车企想要转型到新能源汽车,需要时间重新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并且消费者在面对新物种时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期。

很显然,车企的研发时间以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适应期就是各个国家、车企即便是顶着碳达峰的压力,也要在制定燃油车禁售令时将时间延长到十数年以后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在小编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今的传统车企已经很难再把研发重心重新放到传统燃油车上,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燃油车会越来越同质化,久而久之它们的产品力就会逐渐被弱化。

就以已经不再研发燃油发动机的大众为例,如今大众品牌旗下的发动机主要以1.4T的EA211和2.0T的EA888为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两款发动机都具备着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是十年之后,这两款发动机还能如同“常青树”一样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吗?

届时,新能源汽车已经强势崛起,与日渐衰退的传统燃油车形成强烈反差,而新能源汽车革命也就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以相对温和的姿态完成。

很显然,目前汽车行业的现状就是传统燃油车还没有完全走向生命末期,但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发展趋势。传统车企想要完成转型,就必须同时权衡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之间的研发力度。

对于新能源汽车,传统车企必须重金研发,对于传统燃油车,它们又要以较低的成本在友商当中保持竞争优势。只有这样,它们才不会在正式踏上新能源汽车赛道之前就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被竞争对手甩开。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如果说从传统燃油车过渡到新能源汽车还有适应的过程,甚至有着几条不同的技术路线,那么汽车智能化则是全球所有车企都已经达成的共识。有意思的是,不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都有着犹如弯道超车一般的优势。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纯电+智能是中国车企弯道超车的王牌

从软件定义汽车的角度上来看,由于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而言,它对于机械硬件的依赖会被进一步弱化,这将直接导致车企将原本放在机械硬件上的注意力转移到智能化等软件技术上面。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智能化也会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所以在机械素质方面相较于已经有几十上百年的外国车企而言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然而,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汽车领域与外国汽车品牌有着同样的起点,甚至比外国车企还要更早入局。

因此,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传统车企对外国传统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的两大王牌。事实上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比之外国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也毫不逊色。

从乘联会公布的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上来看,除了以13303辆车的新车销量排在了榜单第三名的特斯拉之外,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车型几乎包揽了整个销量排行榜前15名。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到了10月份才出现,而是已经成为了这张榜单上的常态。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数据来源:乘联会

即便是在高端汽车市场上,蔚来、高合等中国造车新势力也丝毫不比奔驰、宝马、奥迪等德系豪华汽车品牌同级别车型的销量表现逊色。由此可见,起码在中国本土市场,消费者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信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外国汽车品牌,哪怕是在高端汽车上的竞争也丝毫不落下风。

事实上销量只是产品力数据化之后的体现,而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当然不只是体现在了销量上。除了在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基本奠定了江湖地位的蔚来汽车之外,还有很多汽车品牌在广州车展上吹起了冲击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冲锋号。

其中,主场作战的小鹏汽车就发布了旗下旗舰车型,定位为中大型纯电SUV的小鹏G9。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鹏G9不仅肩负了小鹏汽车品牌向上和销量增长的使命,也展现了小鹏汽车迈向国际化的决心。

新能源车撑起了广州车展的半边天  燃油车大势已去?

另外,长城以及上汽在各自发布了旗下全新汽车品牌之后,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高端汽车。其中,长城沙龙旗下的首款车型——机甲龙预售价高达48.8万元;而上汽非凡汽车旗下的首款旗舰车型非凡R7也将在明年下半年即可交付。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合资汽车价格不断下探,自主汽车品牌最擅长玩的性价比就已经失效。如果自主汽车品牌想要获得继续发展就必须要冲击高端。在小雷看来,尽管相较于合资汽车品牌而言,自主汽车品牌在传统燃油车方面始终还存在技术代差,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却有着领先优势。因此,借由新能源汽车冲击高端也是自主汽车品牌弯道超车的一张王牌。

要知道,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之前,自主汽车品牌一直就是低人一等,所以哪怕是放在十年以前,小雷也很难想象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在十年以后冲击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的高端市场。

在智能化方面,本届广州车展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独立的“未来汽车科技馆”,集中展示了以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尖端技术为代表的未来汽车科技。要知道,汽车智能化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它在传统燃油车上同样适用,而中国的科技企业在这个方面同样有着领先优势。

在“未来汽车科技馆”当中,北京汽车推出了搭载华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系统的新车魔方。另外,中国智能网联的鼻祖斑马智行也首次亮相了斑马幻影AR-HUD引擎等多项尖端技术。据悉,明年年初,全新荣威RX5 MAX、名爵MG ONE等搭载了这些技术的车型很快便会陆续上市。

当然,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值得太过骄傲。要知道,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汽车领域还是智能汽车领域,中国车企最多只是保持了几年的领先优势而已,而电动化和智能化恰好又是最容易迭代的领域,一旦有着深厚造车底蕴的外国车企完成转型,那么它们必将卷土重来。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删除!
操作成功
咨询底价关闭